最近几天,媒体公开报道了沈飞的新厂建设进度。按照公开信息,沈飞新厂的建筑总面积,达到了28万平方米。大体上与美国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F-35在沃斯堡的主生产基地,基本相当。换而言之,在沈飞新厂完成以后,歼35战机每年生产100架,并不是梦想。今天,我们聊聊歼35战机的生产,以及我国战机的框架体系。
首先,我们聊聊我国机型生产的模式。在我国各个飞机制造厂中配资资深股票配资门户,沈飞、成飞,主要以生产各种战机为主。例如21世纪以来,成飞先后推出了歼10系列、歼20系列战机。沈飞先后推出了歼11系列、歼15系列、歼16系列、歼35系列等战机,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框架。至于西飞,很有特点,主要以各种运输机、特种机型为主。 例如运8、运20,以及各种电子战机、预警机、指挥机等等。哈飞和昌飞,以生产各种直升机为主,例如直9、直8、直20等等。由此可见,我国各种机型的生产,来自于不同的飞机制造厂。进入2020年代以后,解放军战机体系,进行了“以五代机为主、四代半战机配合、四代机辅助”的模式。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沈飞、成飞开始生产线转型,努力发展五代机。目前,成飞已经把歼10战机生产线,转移到了贵飞。成飞已经不再生产歼10系列战机,“甩开膀子”全力生产歼20系列战机,例如歼20A、歼20S等等。与成飞的情况不同,沈飞的生产任务很重。沈飞需要同时生产歼15系列、歼16系列、歼35系列等三种机型。 请注意,上述三种机型都非常重要,短时间内,都不可能停产,例如歼16、歼16D、歼15T、歼15D等等,也都是空军、海军航空兵急需的机型。但是,沈飞生产线的产量有限,依靠自己原有厂区的力量,生产量是固定的,无法迅速提升。与此同时,随着歼35系列战机的定型,批量生产,空军、海军航空兵也都非常需要。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沈飞开始了规模巨大的新厂建设。最近几天,媒体公开报道了沈飞的新厂建设进度。按照公开信息,沈飞新厂的建筑总面积,达到了28万平方米。大体上与美国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F-35在沃斯堡的主生产基地,基本相当。换而言之,沈飞新厂开足马力,以生产歼35战机为主,生产量也能够与F35系列战机相当。 我们参考一下美国F35系列战机的年产量,2021年产量142架,2022年产量141架。现阶段,美国各型五代机的装备数量,是中国的2—3倍。我国在五代机数量上,必须大踏步追赶美国。沈飞新厂的建立,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的。
按照国外媒体的推测,未来,沈飞老厂区,主要以生产歼15系列、歼16系列战机为主。毕竟,上述两种飞机是“一家人”。至于沈飞新厂配资资深股票配资门户,主要以生产歼35系列战机为主,抽调各方面的设备、专业化团队。国外媒体推测,沈飞新厂建成、全面投产以后,歼35战机的年产量,最少在100架以上,这还是最保守的数据。 日本媒体分析,歼35战机的年产量,可能会达到120—130架左右,接近美国F35系列战机的年产量。当然,这是国外媒体的推测,关于歼35系列战机的年产量,还是需要根据解放军部队的需要,进行计划、生产。不过,随着歼35战机的批量生产。
歼20系列、歼35系列,两种五代机同时生产,解放军部队,每年装备100架左右的各型五代机,预计问题不大。现阶段,歼7、歼8等老旧战机退役以后,可能是歼10C、歼16等四代半战机接替。几年以后,歼11A、歼10A,以及进口的苏27、苏30战机,陆续退役的时候,预计是歼20、歼35两种五代机接替。老旧四代机的数量,也会越来越少。
对于解放军空军或者海军航空兵来说,五代机,负责夺取战场制空权。四代半战机,负责对地对海打击等多用途任务,例如歼16、歼15T。至于四代机,主要负责警戒、驱逐、巡逻等日常任务,例如歼10A、歼11B等等。当然,海军航空兵,没有歼20、歼16系列战机,尤其是随着舰载航空兵的进一步发展,歼35、歼15T、歼15D,加上空警600、直20F,形成了海军航母的“五件套”。
国外媒体报道,我国沈飞新厂,每年能够生产100架以上的歼35系列战机。请注意,美国F35系列战机,虽然每年产量140—150架左右。但是,其中相当一部分,都是出口各个盟友的,美军自己每年采购、装备,大约70—80架左右。我国的歼35战机,暂时不会对外出口,仍然以解放军自己装备为主。因此,作者认为,即便是沈飞新厂投产,歼35战机的年产量,也不会超过100架。
大约80架左右,已经是极限。毕竟,以解放军部队装备为主。如果产量太高,部队也无法及时装备、形成战斗力。除非加上几个国家的进口订单,有可能超过100架。不过,这是几年以后的事情。最近几年,歼35系列战机,肯定不会对外出口。
关于我国各种机型建设、发展的一系列故事,还有很多。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,和大家慢慢聊。
华信金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