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沈飞试飞站发布的一张照片在军迷中引起了热议。照片里,沈飞工作人员正在引导一架刚刚生产下线的歼-35量产型战斗机进入跑道,准备进行测试。沈飞发布的照片还配有文字“时间过半、任务过半”。歼-35战斗机已经研制成功并定型,除了量产准备工作,哪还有什么任务呢?由此可见,沈飞歼-35A战斗机的量产工作即将正式启动,到明年,中国第5代战斗机的年产量就可能达到150架左右,位居全球第一,一年就能造出来一个英国空军的5代机规模。 为什么说明年中国第5代战斗机年产150架呢?首先是歼-20战斗机,早在2022年以后就进入了高速生产阶段,2024年歼-20战斗机的年产量就达到了100架,一举超越美国F-35战斗机成为全球产量最大5代战斗机。因此,到2026年时,歼-20战斗机的高速生产阶段仍将维持,直到完全替换空军现役重型战斗机为止。
与此同时,歼-35战斗机的量产刚刚启动,肯定也不会马上进入全速量产阶段,还处于小批量试装到大批量列装的过渡期。从全球各型先进战斗机的量产阶段划分来看新股配资网,一般第一年是10多架、第二年达到30-50架、第三年开始接近百架,然后在第4-5年达到年产百架以上。歼-20和F-35战斗机,都走过了这个阶段。因此,歼-35A战斗机的产能,到2026年基本就是50架左右了。加上歼-20战斗机的100架产能,中国5代战机的年产量就能达到150架了。
就沈飞自己的产能分配来看,歼-15战斗机作为上一代舰载机,已经不需要大规模生产,毕竟使用歼-15战斗机的航母数量就那么3艘,第3艘福建舰的主力舰载机还是歼-35,歼-15只是一小部分,因此歼-15系列战机无需挤占太多产能。至于歼-16战斗机,作为上一代的老技术产物,虽然也有其先进性和重要价值,但是显然也不会再持续大规模的量产了。因此,沈飞有足够的产能向歼-35战斗机集中。
而从中国空军的具体需求来看,美国F-35和F-22两型第5代战斗机的规模之和,已经达到了700多架,包括181架F-22A,以及500多架F-35战斗机。相比而言,中国空军的第5代战斗机规模目前是300多架,几乎全是歼-20战斗机,和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规模差距。甚至,从后续来看,美国空军的F-35战斗机生产速度虽然减缓,但是到2030年左右装备1000架第5代战斗机还是很可能实现的。到那个时候,美国空军的主要作战飞机就全部替换为第5代战斗机了。
所以,中国空军如果要建设到匹配中国经济体量的实力、并匹配未来军事斗争的需求,那么最少也要1000架第5代战斗机。而这些第5代战斗机,显然不能全都是昂贵的重型机歼-20,歼-20未来维持在500架左右就算差不多了,为空军提供5代机规模优势的,还得是歼-35战斗机,毕竟中型战斗机在生产、维护、使用上的成本要比重型战斗机低很多。这就类似于美国空军,F-22A战斗机仅有180多架新股配资网,其余500多架5代战机全是F-35中型战斗机。
所以综上所述,从明年开始中国就将成为全球第5代战斗机产量最大的国家,而这一局面只需要维持5年左右,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就可以在技术、质量、规模等方面,全面超越美国空军,全球空中力量格局将会发生深刻变化。与此同时,到那个时候,中国的第6代战斗机,怕是都要开始量产了;我们何其有幸,有机会见证这个新的时代的来临!
华信金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